生未识君面,死别将奈何。上一句是什么?

知文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悼亡诗三首·其一

唐·潘安仁(潘岳)

生未识君面,死别将奈何。上一句是什么?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坐思往昔,泪下如垂虹。

削迹委蓬蒿,灭景追风踪。

生未识君面,死别将奈何。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作者及朝代

作者:潘岳,字安仁,世称潘安,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古代中国四大美男之首(与宋玉、兰陵王、卫玠齐名)。

朝代:西晋

作者简介

潘岳(247年-300年),即潘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自幼聪颖,被誉为“神童”,年少时便以文学才华闻名于世,在政治上,潘岳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因卷入政治斗争而多次被贬,他的文学作品以辞藻华丽、情感细腻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节选部分)

时光流逝,冬去春来,寒暑交替,你离我而去,长眠于地下,我们被厚厚的土层永远隔绝,我内心的思念谁能理解?继续停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勉强遵从朝廷的命令,回到原来的职务上,望着你的房屋,思念着你;走进你的房间,回想着你曾经的经历,帷帐屏风间已没有了你的身影,但你的笔墨字迹还留在墙上,你的芬芳气息尚未消散,遗物还挂在墙上,我恍惚中觉得你似乎还在,但回过神来又感到惊恐不安。

(节选至“生未识君面,死别将奈何”部分)

生前未曾与你相识,死后离别又将如何面对呢?或许有一天我的悲伤会减弱,但即便如此,我还可以像庄子那样击缶而歌,以抒发内心的哀痛。

释义

这首诗是潘岳为悼念亡妻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痛,诗中通过描绘季节的变换、房间的遗物、内心的感受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特别是“生未识君面,死别将奈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前未能与亡妻相识的遗憾和死后离别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内心的哀痛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翰林鸟”、“游川鱼”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使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明和突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潘岳的妻子去世后不久,潘岳与妻子感情深厚,妻子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怀念和哀痛之情,他写下了这首悼亡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潘岳个人的情感经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庭、情感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