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臂之好是指古人的一种表示深厚情谊的方式,通过双方互相咬破手臂,以血为盟,立下誓言,表示彼此之间的友情或爱情坚定不移,愿意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深刻的情感表达方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信任。
1、啮臂之好的释义:
啮臂之好指的是通过咬破手臂、歃血为盟的方式表达出的深厚友情或坚定的盟约,它象征着双方之间坚定不移的信任和承诺,愿意为彼此付出一切,甚至不惜伤害自己来证明这份情谊的真诚与牢固。
2、啮臂之好的出处: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种习俗,人们为了表示彼此间的忠诚和信任,会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作为誓言的见证,如咬破手臂、滴血为盟等,虽然具体的文献出处难以精确追溯,但这类习俗在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忠诚和信义的重视。
3、啮臂之好的例句:
“他们两人自幼相识,经历了无数风雨,早已结下了啮臂之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携手共度。”
4、啮臂之好的分解解释:
- 啮:咬的意思,这里指咬破。
- 臂:手臂,人体的上肢部分。
- 之:助词,连接前后两个名词或词组。
- 好:友谊、交情,这里指深厚的情谊。
5、啮臂之好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两人之间非常深厚的友情或坚定的盟约关系,强调双方愿意为彼此做出极大的牺牲和承诺,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描绘英雄豪杰之间的深厚情谊或忠诚的盟友关系。
6、啮臂之好的示例: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时,虽然并未明确描述咬臂歃血的场景,但他们的结义之情被后人誉为“啮臂之好”,象征着他们之间坚定不移的兄弟情谊和共同奋斗的决心。
7、啮臂之好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金石之交(形容交情坚如金石,不可动摇)、患难之交(在患难中结成的朋友)、刎颈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反义词:点头之交(交情甚浅,见面时只点头打招呼)、一面之缘(只见过一面的缘分,交情很浅)、泛泛之交(交情不深的朋友)。
虽然“啮臂之好”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不常使用,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价值仍然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