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耻且格"的解释是指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就能主动拒绝不好的东西,并产生向善的意愿,进而能达到至善的境地。这是一种强调道德自律、自我反省以达到更高道德境界的观点。
1、有耻且格的释义:
"有耻且格"是一个成语,意指人有了知耻之心,就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有耻”指的是有羞耻之心,懂得自尊自爱;“且格”则意味着能够自我约束,归于正道,不再做出违背道德或礼法的事情。
2、有耻且格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孔子关于治理国家、教育人民的一种主张,强调用道德来引导人们,用礼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知耻而后勇,归于正道。
3、有耻且格的例句: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当注重培养他们的羞耻心,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他们才能“有耻且格”,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4、有耻且格的分解解释:
- “有耻”:指人具有羞耻之心,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当行为。
- “且格”:表示在有了羞耻之心的基础上,能够自我约束,改正错误,归于正道。
5、有耻且格的成语用法: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具有羞耻之心,能够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从而走上正道,它也可以用于教育、治理等场合,强调道德教育和礼制规范的重要性。
6、有耻且格的示例:
在历史上,许多伟人都具有“有耻且格”的品质,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时,能够坦然接受,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自我完善,这种品质使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崛起,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7、有耻且格的近义词反义词:
- 近义词:知错能改、改过自新、迷途知返等,都表示认识到错误并能够改正。
- 反义词:厚颜无耻、恬不知耻、不知悔改等,都表示缺乏羞耻之心,不承认或不改正自己的错误。
“有耻且格”是一个强调羞耻心和自我约束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有自知之明,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