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飘颻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全诗是什么?

知文1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秦妇吟》,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白雪飘颻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全诗是什么?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东风泪满巾。

怪问何事倍伤神,半为傍人半自身。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马头觅路青槐陌,又是凄凉去住心。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不见昔时蜀天子,化作杜鹃啼血来。

似此流年那可奈,迢迢去日如流电。

苍梧望帝魂归尽,蜀道秦川路更迢。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唯应清夜梦魂飞,暗逐流萤绕砌归。

遥想阮郎迷路处,空余惆怅入斜晖。

白雪飘颻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

翠屏金膝倚薰笼,绣帐罗衾罩锦红。

狂风吹入鸳鸯被,犹忆前时梦不成。

辽阳戍客无归日,蜀国征人有去程。

万里烟波接黑山,旌旗常偃阵常闲。

暗添兵马防秋塞,不遣蕃戎近汉关。

青冢路边南北地,行人征马去无回。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溪水自相宜。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难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曾任前蜀宰相,谥号“文靖”,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由于全诗较长,这里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两句及其前后文的大意)

……

在那遥远的夜晚,梦中仿佛见到了阮肇(阮郎),他却在人间憔悴不堪,白雪飘飘扬扬,如同传唱在乐府中的歌声,而阮郎却在尘世间饱经风霜,面容憔悴。

……

释义

“白雪飘颻传乐府”形容的是美好的事物(如白雪、歌声)在世间流传,而“阮郎憔悴在人间”则表达了阮郎(可能代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心爱的人)在人间历经磨难,面容憔悴的境遇。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美好的事物(白雪、歌声)与阮郎的憔悴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阮郎在人间的艰辛与不易,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与感慨,韦庄的诗歌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这两句诗也不例外。

创作背景

《秦妇吟》是韦庄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前后,当时,唐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战乱频繁,民不聊生,韦庄在诗中通过描绘秦妇的遭遇和内心感受,反映了战乱时期妇女的悲惨命运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这两句诗中,韦庄可能借阮郎的形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并不是核心部分,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却与整首诗的主题和氛围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韦庄诗歌的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