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宴
唐·韦庄
年少王孙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
楼台月影连霄汉,歌舞笙簧沸海涯。
玉树琼枝光灿烂,金樽美酒溢瑶台。
良宵美景难留住,莫待春残空自哀。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年轻的贵族子弟才华横溢,登高欢宴直至深夜,醉得忘记了归途,高楼台阁的月影直连天际,歌舞与笙簧之声沸腾如海,响彻云霄,玉树琼枝般的光景灿烂夺目,金樽中盛满的美酒溢出了瑶台仙境,这美好的夜晚难以长久留住,不要等到春天逝去,只留下自己空自哀伤。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年轻贵族在夜晚举行盛宴的场景,展现了他们才华横溢、纵情欢乐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描绘楼台月影、歌舞笙簧、玉树琼枝和金樽美酒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奢华而短暂的欢乐氛围,诗人也暗示了这种美好时光的易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后才后悔。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贵族子弟的夜宴生活,展现了他们奢华而短暂的快乐,诗中通过对比“年少王孙有俊才”与“莫待春残空自哀”,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以长久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楼台月影连霄汉”、“歌舞笙簧沸海涯”等,既描绘了夜宴的盛况,又增添了诗的艺术美感。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可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贵族子弟奢华生活的批判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他也可能借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描绘年轻贵族的夜宴生活,韦庄巧妙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